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樊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樊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关于对所谓《樊氏源流》辨析的谬论回驳(十九)
已阅:2610 / 回复:0(楼主)
十五、笔者认定仲山甫并非是樊姓得姓始祖的谬论
笔者在猜编的所谓《樊氏源流》辨析中,引用清·兵部尚书彭啟沣为某《樊氏宗谱》所撰的谱序:“周宣王时穆仲食采樊陂,山甫樊而不祖,故祖樊迟也。仲山甫族为樊,脱支派未明,而强合附于无焉,岂可哉!”
笔者自谓:“阳樊在济源西承留乡的曲阳村,是樊仲官守于阳樊,樊皮不职降于阳樊之地。樊仲理在公元前676年到公元前652年为周惠王大夫时,因樊皮叛惠王,于公元前664年降于阳樊,其遗址在济源东三十八里的皮城,今属梨林乡。樊皮间隔樊仲有百余年没有樊姓的记载,又樊齐于公元前544年至520年为周景王时大夫,樊齐拥立周敬王而与王子朝苦战多年,樊齐与樊皮又间隔百余年没有樊姓的记载。从公元前八百余年到公元前的五百三十年前后,空间相隔三百多年,只有樊仲、樊仲皮、樊仲理、樊齐的记载,他们始终以仲氏自诩,仲山甫族于樊,其子孙并未认真姓樊,是一派脱支派未明的散漫无统历史,因此,仲山甫并非是樊姓得姓始祖,这种强合附于会焉,真岂可哉!”
笔者又说什么:“以上大量事实已证明,江西修水县《樊氏宗谱》的外纪世系,只是从书本中抄来的名人,将其拼接插入世系,这种背离历史事实的推理猜测,使无识者信以为实。所以在修谱时,不能用分析来推理、来猜测,不能以好像、以疑似来当证据添入世系,不能做无根据的猜想,不能拉名人来填补缺代,不能将缺代断链处压缩世次、编为连辈,对人和事及纪年不能移花接木地添入传承世系。故此仲山甫的后代,不能随着樊而姓樊。”
读者回驳:笔者引用“山甫樊而不祖,故祖樊迟也。仲山甫族为樊,脱支派未明,而强合附于无焉,岂可哉!”笔者说什么:“仲山甫之后始终以仲氏自诩,其子孙并未认真姓樊,因此仲山甫并非是樊姓的得姓始祖。”
读者按诸多的史书和姓氏史书及笔者自认的仲山甫之后有:“樊仲、樊仲皮、樊仲理、樊齐等”。关于空间相隔三百多年,只有这几个樊姓人的问题,根据《百家讲堂》已在前面解析了各种原因。关于仲山甫之后始终以仲氏自诩,脱支派未明,因仲山甫既是樊姓的始祖,又是仲姓的始祖,还是卿姓的始祖。但仲山甫之后始终以樊侯的封爵和樊国的封地之荣耀为首姓,所以始终将樊字排在前,仲字排在后。因而第一首先是樊姓的始祖,其次才是仲姓、卿姓的始祖,而且还是皮姓、种姓、樊仲氏、阳樊氏的先祖,这是诸多的国史和姓氏史,都有认可的历史事实,因而仲山甫是姬姓唯一正宗的樊氏始祖,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所谓什么仲山甫之后始终以仲氏自诩而脱支派未明,其后并非认真姓樊,就并非是樊姓的得姓始祖等,这是胡说八道的谬论。
关于笔者引用“山甫樊而不祖,故祖子迟也”。笔者把颛顼帝的第七代后,封于昆吾己姓的名樊,用猜想来推理,以随着名樊推测为姓樊,当作樊姓的始祖。空间相隔五十代没有一个樊姓人之世系,再来将公元前515年出生的商朝产生樊姓“殷民七族”的后人樊迟字子迟移花接木地拉入为樊姓开始受封始祖,这种凭自己的想象,自猜自编的樊姓起源,这是何等的不耻呢?耻也!
樊迟是诸多的史书和姓氏丛书认可的商朝中后期以编织业产生樊姓的“殷民七族”后人,既然把昆吾氏己姓的名樊拉来当作开姓始祖,又怎么将空间相隔五十代没有樊姓人名的第五十七代樊迟拉来作为又开姓受封始祖呢?这种背离历史事实,牛头不对马嘴、牛马不相配的胡猜乱编之事,也只有不耻者猜编得出来。
再根据《中华姓氏大辞典·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等姓氏丛书所载,樊迟的后人变更为“迟姓”,发展到33万人,并成为中国三百大姓的第238位之中,故樊迟已为迟姓的始祖,怎么能成为樊姓的开始受封之祖呢?这真是无中生有的胡猜乱编。再从各地伪造的传抄世系来看,以樊迟为第一世祖,其后从樊迟到樊哙十一代人,只有第九代樊於期姓樊,第十一代樊哙姓樊,其余九代也并未认真姓樊。再说樊於期是陕西咸阳人,樊哙是江苏沛县人,又怎么能成为山东樊迟的后人呢?山东的樊崇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在山东谱又怎么没有此人之名呢?
因而以樊迟为樊姓的第一世祖,西至樊於期,东至樊哙,南至樊重,可说这都是伪造传抄的不真实世系,还能以樊迟这种前后空白、无樊姓之人,能当作樊姓开姓受封始祖吗?所以樊迟只能算是樊姓的名人之一。为此,读者认定樊迟不是始祖,故始祖是山甫也!
作者:yx_鸿雁 (2014/8/25 11:41:0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6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
查看全部(6)位游客
+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樊氏论坛
执行时间:1,513.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樊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